新制诗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制诗词

浅谈新制词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15年02月1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浅谈新制词的传承与创新
湖南省老干部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蒋延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诗友、各位来宾: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今日岭南,风光更好;繁花似锦,温暖如春。我们欢聚在这珠江之滨,大鹏湾畔的鹏城,共同欣赏新制词和研讨新制词的传承与创新,别有一番意味,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盛举。
诗词是创造性的文化艺术成果,是文学的主流和大宗,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弘扬诗词传统,在传承上创新,使中华诗词繁荣发展经久不衰,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传承与创新,繁荣了中华诗词文化
    诗词的传承创新,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它包括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创新。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以新的文学体裁取代旧的文学体裁的历史。从西周、春秋盛极一时的四言诗《诗经》,到战国中、后期流行的楚辞;从讲究骈词、丽句、文采、韵节的汉赋到语言朴素、表现委婉的五言古诗;从为宫庭舞唱的音乐,到经久不衰的诗歌形式乐府;从格律严谨的近体诗,再到语句清疏的词曲。一路走来,无不凝聚着诗人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育了中国传统诗词这株大树,使之枝繁叶茂,新芽频生。从古至今不乏创新者。正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拓展,才铸就了中华诗词文化一座又一座的不朽丰碑。
二、传承与创新,孕就了新制词
    十年磨一剑。新制词历经五度春秋,千回百折,历尽风霜,今天终于初有成效,受到诗词界的认可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是传承与创新孕就了新制词,是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呐喊,催熟了新制词。
1、协会有一个正确的创新思路
    新制词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会长朱梅生同志虚怀若谷的文学情怀和极力倡导。几年来,他相继作出了“只有创新才能给传统诗词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时代精神”、“要发扬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已有千多年历史的诗词格律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和“作品要反映主流,反映时代特征,唱响主旋律”等指示。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创新思路扶植着新制词这棵幼苗茁壮成长。
2、会员中有一批团结拼博,开拓创新的弄潮者。
    新制词的成就离不开副会长李梓民同志带领研委会一班人的执着追求和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屈原《离骚》中的这句励志诗来形容李梓民同志带领的团队,几年来在传统诗词这座高峰前不懈攀登的精神是不为过的。当年新制词的提出,遭到部分传统诗词迷恋者的不同意见,但他淡然处之,从不正面争论。在会长朱梅生同志力排众议和关怀鼓舞下,他认定一个道理,无论炎天酷暑还是数九寒天,都在传统诗词的海洋里遨游,在新制词百花园地里埋头耕耘。以自己扎实的文学根底,汲取传统诗词的精华和营养,细心观察和积累素材。祖国新的成就,社会新的气象,科学新的发展,城乡新的变化,无不给了他创作的素材和激情。凭着灵感和才气,一口气写下了180多首新制词。以《紫蓝》为集子名于二0一三年十二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文艺界和文艺评论界掀起了波澜。引起了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将军的重视,作了“贺中国当代新制词出版的题词:‘旧题艺续千秋脉;新制词开一代风’。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毛泽东文学院举办的新制词作品集《紫蓝》研讨会在毛泽东文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及其他省的评论家和诗词爱好者参加了研讨会。《湖南日报》资深记者何力柱同志到会并在《湖南日报》进行了详细报道。研讨会上,部分评论家还认为新制词已经成为一个文学现象,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播。
    万紫千红才是春。回顾几年来新制词走过的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创新之路,离不开研委会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杨德健先生克服年老、耳背的困难,除积极参加各种讨论会外,还凭着自己对新旧文化的掌控,写出了《宋人对五代词的继承与创新》、《关于词牌创新的思考》等理论文章在《诗词论坛》上发表,给诗词创新提供舆论导向;王安国同志凭着自己对宋人词谱的了解与发挥,自创词牌《一代雄》全词38字,单调、5平韵,其中传统词中对仗、凌拗的句式
    成功巧用于新词牌中,被不少会员采用;楚望霓先生为了新制词的发展在《诗词论坛》上发表了《漫话词的变革及新制词的产生》的论文,引起了不少诗友的关注;肖士中同志除积极撰写论文外,还与何立兴同志一道负责《新制词专刊》的编辑和出版,默默无闻地做了不少幕后工作。年逾八十岁的蔡春德、谭涤泉、李气英、周碧联、王牧夫等老先生都积极参加新制词的创作并撰写论文,九十六岁的老会员楚域先生除在《诗词论坛》上发表文章外,还自制词牌创作新制词近百首,准备二O一五年一季度编集出版。
    新制词自创作至今,共发表作品500余首,词牌200余个,专辑一本、专刊三期,发表论文30余篇,请专家讲座3次,召开研讨会5场。同时,在湖南作家网、中国作家网、新浪博客、《靓丽星城》、《如诗汝城》、《新制词专刊》、《诗词论坛》、《中华诗词月刊》、《三湘都市报》等报刊及媒体相继发表。
3、作品中有不少精品。
    如楚域先生的《潇湘月·洞庭鱼米香》:“苇栖白鹭,路近黄昏,水天四望无垠。远帆摇曳,渔棹回村,一舱满载锦鳞。东升皓月,玉宇清纯,洞庭八百铺银。还湖退地,免赋精耕,农家畅话仓囤。”作品词牌切意,意境开阔,用语清疏,首两句对仗工整,反映了改革开放、退耕还湖后洞庭湖的旎旖风光和渔区人民丰收后的喜悦。李梓民先生《增字清平乐·中秋月下欢聚》:“月华清亮,融在秋池上,树影婆娑生万象,千里银光荡漾。  五湖四海归来,自由畅叙情怀,根带家乡期盼,天涯处处好移栽。”获得了《三湘都市报》二0一四年中秋征文优秀奖。还有李梓民同志的《农家乐·泛舟洞庭》:“秋色无边,银辉万顷,船在洞庭听月光。明镜里,嫦娥姐,欣然着盛装。舞台大,遣清风吹去,千古凄凉。  忽闻桂子芳香,阅蟾宫请柬,织女牛郎。传喜讯,神舟号,昨天已起航。邀兄妹,酒杯高举,咱祝贺家乡”。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曾祥彪在《浅谈李梓民新制词的艺术特色》一文中对这首词的评论是:“透过这首新制词,我们仿佛看到在金色秋季里,作者摇一叶小舟,在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中观赏月光,夜色是那么美丽,心境是那么舒爽,让清风吹去千古凄风苦雨。此时,仿佛接到了蟾宫的请柬,看牛郎织女共舞,举杯邀明月,与姐妹们共度良宵。”
    我是一个古典诗词和小说的爱好者,谈到对新制词的看法和态度,这里引用臧克家先生曾经风趣的说法:“旧诗新诗我都爱,我是一个两面派。”作为自己的观点。
    近来看了李梓民先生给我的几首新作品,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了一首诗,附录如下:
七律·读李梓民先生新制词
果累枝繁叶正芳,轻灵婉曲境幽长。
情飞塞北云天阔,梦寄江南烟水茫。
伏枕低吟怀社稷,噙杯浅唱忆沧桑。
喜君未负传承意,丽句清词画里藏。
三、传承与创新,以传承为基础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脊梁和精神砥柱。创新,是中华诗词文化的灵魂。那些名垂千古的诗人和经久不衰的作品无不具有独创性。关于创新,前人论述很多。《白石道人诗说》云: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创作中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使作品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精神文化产品不同于生活消费品,不需要大路货而需要精品,精品源于创造,社会需要能够流传的作品,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下面就新制词在现有基础上如何继承传统诗词文化,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实践自己的创作理论,如何多出精品,谈点不成熟意见:
    不论是唐五代词、宋词、自度曲、还是我们现在创作的新制词都不能离开词的特性。词是一种和音乐有密切联系的文学形式,是一种美文学。它除了体现在独特的形式美之外,在文学内质方面更有自己独特的美感,具有与其它文体相异的独特丰神与韵味。
 (1)情思细美。能言诗之所不能言,柔丽隽永,含思宛转。欧阳修(1007—1072)有一句词语:“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2)体性阴柔。具有女性美,清人毛稚黄形容词须一波三折“如娇女步春,旁去扶之,独行芳径,徙倚而前,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它具有伤感美,悲愁、愤慨的感情真切感人,动人心魄,使人低徊,令人回味。它还具有轻灵美,词的唱叹不是大声镗鞑之音,而是悱恻芳菲之调;不是以宏阔雄伟取胜,而以深窃幽微为特色。
(3)比兴婉曲。词贵含蓄蕴藉,以委婉曲折、言尽而意不尽为优长。词中之比兴,不是指一般的比喻和起兴,而是“以一首词中形象的全体或部分来暗喻作者所要寄托的意思的"(沈祖棻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五代·牛希济《生查子》),行人走遍天涯,皆见芳草,则所思之人时时在望,一往情深,全在这十个字中。词的比兴,要做到金碧山水,一片空濛,留给读者审美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4)境界朦胧。要做到物境、情境、意境朦胧。对呈现于作品中的客观物象和客观物象所蕴含的主观情意以及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意境,要做到迷濛、深婉,亦实亦虚,似真似幻,极烟水迷离之致。
只有继承词的以上特性,我们现在有的诗友新创的长短句才能叫词。
    一首词的创作,离不开下面三个要素:
1.审题制调,慎创词牌。
    要做到声情与文情一致,声词相从,文情并茂,根据内容与情绪来制定词牌的篇幅。一般来说,长篇适于铺叙。如《沁园春》词牌由于用韵较疏,格局开张,作者可放笔直书,铺叙抒发自己豪迈旷远的情怀;抒情、写景、咏物、叙事均可采用。此词牌双调25句,114字,上片4平韵,下片5平韵,上片第四句与下片第三句以一个去声字领下四言四句,上下片结尾均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二句。此词牌对仗多,除上下片各片内对仗外,又上下片互对,俗称虾公对。短篇宜于抒情,张孝祥《西江月·月阳湖》“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双调,8句,50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2平韵1仄韵,用韵较密,而仄韵必须是平声韵同部中的上声或去声,此词牌可用于写景、咏物、叙事来遗兴,抒发感情或寄寓自己某种情愫。
    声情舒畅的内容多用三、五、七言相间的词牌,反之长句较多,情调低回的用韵要疏一点。总之作者要有自出机杼的创新精神和表现手法,根据题意创作词牌。
2.立意择韵,声情相依
    要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即使老题材也要开拓新的思路,不啃别人吃过的馍,摒弃别人的陈词滥调,写出自己的风格来。近代文学家林琴南(1852-1924)在《春觉斋论文》中说:“文章唯能立意才能造境。境者,在意中之境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1649-1692)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意”之作必定神情散漫,杂乱无章。
文人悲秋、伤春的写作传统起自辞赋家宋玉,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一反秋天的萧条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大展鸿图。“诗言志,诗情即志气”。我们要继承前人这种用诗词来表达襟怀和抱负的诗人风骨。可见诗词以意为主,而立意要遵崇三个字,即高、远、新。高即境界高,意境的高下,历来是评论诗词的艺术标准;远,即深远,意蕴微妙深邃,做到意内有意,词外有词,新,即新意,无俗气。
    立意之后,把好择韵关。择韵要以声情相依为原则,要从便于抒发情意相宜的角度考虑,就《词林正韵简编》而言,表达悲壮、激昂的题材宜用平声一、二部的韵(东、冬、江、阳)较响亮,入声十五、十六部的韵(屋、沃、觉、药)较急迫,第三、十三、十九等部的韵较细弱、低沉,适宜于表达比较低回、凄凉的情调。所以,我们在填词择韵时不能信手拈来,或硬凑韵脚,更不能为了押韵,随便更换情意。
3.谋篇锻句,遣字清疏。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99—1976)说过:“诗是最高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素材取之不尽,新的语句不断产生。在新制词的创作中,不少诗友用到了一些现代词汇和民间俗语。但我认为,不管用何种词汇入词,都要搜集资料,掌握素材,深入浅出才能写出诗味来,词也要写出词味。什么叫诗味?诗坛泰斗臧克家先生是这样定义的,“诗味是人把深切的生活经验,鲜明的思想倾向,浓烈而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艺术手法酝酿,熔铸而成。”(《学诗断想》)其中的酝酿、熔铸就是谋篇和锻句。清代诗人袁枚(1716——1798)在《随园诗话》中说:“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的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常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而不逞也’。”
令词短小,谋篇时要做到多层次,善转折。长调的谋篇布局要根据感情内容和拥有的材料来灵活掌握。一要将全词的意思在句式上搭配妥贴,层次分明,铺叙得体。二要注意纵横错综,抑扬起伏。在词的开头上要造势,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同时在写作新制词时过片也很重要,要承上启下。下片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句。词的结尾上,要用点睛之笔,既能收集全词,又能发人深思,余意深邃,余味无穷。词谱中可讲究对仗,如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在词的语言锤炼上,用语要形象。景语、情语、叙事语都须有形象的特征。如清小说家曹雪芹(?一1763),在《红楼梦》六十六回中写到尤三姐见到久别重逢的柳湘莲时,为证明白己清白,自刎身亡时,俱多感慨只用了两句:“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墙倾倒再难扶。”前人的语言风格和形象思维是我们创作新制词取之不尽源泉。
总之,新制词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学观点和创作理论,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不断从大地母亲那里吸取乳汁,艺术植株才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写出形象鲜明、音节流畅、语言优美的精品,繁荣祖国的诗词园地。
    新制词是我们这个新的时代盛开的奇葩,它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我们不要辜负美好的时代和天心人意,在广阔崭新的文学天地里自由驰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制词的创造中来,传承创新:奋笔耕耘。
 
谢谢大家
201 4年11月24日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浅谈新制词的传承与创新]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 诗词文学网| 中华诗词网| 中国诗词楹联协会 | 中华诗词学会 | 中国作家网| 省作协| 长沙老干诗词协会 | 党建网| 湖南省文化厅|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联| 中国新闻出版社| 新华网| 中国诗词协会| 老干部之家诗词协会| 四川作家网| 辽河诗词| 秦皇岛诗协| 无锡市诗协| 杭州老干诗协| 云南省老干部诗词协会| 云南省老干诗协 |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