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协会机构 > 协会动态

再续抗日战争资料

时间:2015年03月2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抗日战争资料再续

5战争战役编辑
战役名称 起始时间
江桥抗战 1931年
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2年
长城抗战 1933年
热河抗战 1933年
绥远抗战 1936年
平津作战 1937年
太原会战
1、南口战役
2、平型关战役
3、忻口战役
4、娘子关战役
5、太原保卫战
1937年
淞沪会战 1937年
南京战役 1937年
徐州会战 1938年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兰封会战 1938年
武汉会战
1、万家岭战役
2、小界岭战役
1938年
广州战役 1938年
南昌会战 1939年
随枣会战 1939年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
桂南会战(包括昆仑关战役 1939年
枣宜会战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0年
豫南会战 1941年
上高会战 1941年
晋南战役 1941年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
滇湎路战役 1942年
浙赣战役 1942年
鄂西会战 1943年
滇西缅北战役 1943年
常德会战 1943年
豫湘桂会战 1944年
长衡会战 1944年
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年
衡阳保卫战 1944年
桂柳会战 1944年
密支那战役 1944年
强渡怒江战役 1944年
湘粤赣战役 1945年
豫西鄂北会战 1945年
湘西会战 1945年
桂柳反攻战役 1945年
[31-43]              
6战争损失编辑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八年抗战,日本方面315,861人阵亡,502,213人受伤,不包含大量依附日军的中国部队,伪军等。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次。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海军舰艇全部损失、损失战机2468架。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主要在日军后方及日占区进行游击战。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共作战125165次,毙伤日军52万463人、伪军49万130人,俘虏日军6213人、伪军51万2933人,日军投诚746人、伪军反正18万3632人。击落飞机约42架,缴获长短枪68万2831支、轻重机枪1万1895挺、各种炮1852门(国际社会认为很夸大)。《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44] 
7战争特点编辑
中华民族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进行的抗日战争,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是世界存在着苏联、英美、日德意三大势力和法西斯、反法西斯阵线的影响下进行的,需要审时度势,正确提出反对日本侵略的方针和政策,加强国际上反法西斯阵线的战略配合。
其次,日方强中方弱、日方小中方大、日方退步中方进步、日方失道寡助中方得道多助这些相互矛盾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中日双方的战略指导方针和战役战术原则。
再次,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依然存在,有时甚至很尖锐,需要正确处理两种矛盾的关系,在敌、我、友三方中保持自己的主动权。
最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由于执行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因而在不同的战略阶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军民成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军,解放区战场则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另外,抗日战争呈现出一种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有固定战线与无固定战线等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45] 
8战争意义编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抗日战争的实践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第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46] 
9战争启示编辑
走人民国防的道路是巩固一国之防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最根本的,就是摈弃了那种“皇家国防”、“政府国防”的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国防路线,而是走了一条“人民国防”的光明大道。全国人民把抵抗日本侵略者看成是自己的事,看成是与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万众一心,纷纷参战,用人民战争战胜了一时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仅仅靠政府和军队去抗战,为了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去抗战,那么抗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
只有在“三个代表”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人民的国防之路才能走通,在人民之中的国防能量只是潜在的,亿万民众很难自发地投入国防。而抗日战争中之所以人民能成为现实的主人,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军事的手段一次次粉碎了统治阶级顽固派的阴谋,粉碎了日寇分化中华民族的企图,坚持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抗日统一战线,才使抗日战争成为了一场人民战争,一场全民卫国战争。
统一战线是人民国防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形式
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一个前提条件,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在张学良、杨虎城及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建立了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人民群众把日本侵略者作为最大的敌人,把保卫国家作为共同的目标,携手共进,从而使亿万中华人民的力量得到了汇集。
正确的战略指导对战争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战略指导的正确性。战争是持久还是速决,是打阵地战还是游击战,何时防御何时反攻,这些战略对战争的发展趋势,对战争力量的运用,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入、发展地分析了战略形势后,确定了持久战、山地游击战、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等战争指导原则,使用了许多相应的战法,从而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优势、中国人民的优势,扩大了敌人的弱点,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使战场的力量对比逐步向有利于的方向发展,从而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军。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人民军队是人民国防力量的骨干,是人民抗战力量的标志。是人民武装力量组织的最高形式和重要环节。它不仅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战斗力,而且忠诚于人民;它不仅能担负作战任务,还能帮助人民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战争的重要途径
在根据地宣传群众,减租减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发展生产,建立人民武装;这一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有效的途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100万平方千米的根据地,动员了1.2亿群众,组织了上百万的军队和数百万民兵,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抗日根据地是人民国防力量的聚集器,是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与敌作战的战场。众多根据地将日军的据点、交通线包围起来,割裂开来,犬牙交错,出现了一种人民战争的战场奇观,成为敌人的肉磨子和“滑铁骨”。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会有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格外艰险,牺牲和流血时时威胁着人们。日本侵略者为了慑服中国人民,仅在南京一地,就杀害了中国三十万人民。但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并没有俯首甘当亡国奴,而是竭力奋战。蒋介石令几十万东北军绝对不抵抗,而东北军将士却求战心切,直至以兵变逼蒋抗日。许多烈士为了保卫祖国,赴汤蹈火,血战沙场。在半型关战斗中对顽抗的日军白刃格斗;在阳明堡战斗中,怀抱一捆手榴弹抓住敌飞机一起在空中爆炸;八女投江决不屈服。这一切来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民族传统。虽然也有少数人由于各种原因充当了伪军和汉奸,但这个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伪军中的不少人,在抗战力量的政治攻势下很快就觉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这是外国侵略者几千年来都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国防活动的实践不仅需要人民,而且将锤炼人民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唤醒了人民、教育了人民、锻炼了人民。人民的武装力量与战争同步发展。通过八年抗战,在赶走侵略者的同时,人民军队壮大了,从战争初期的不到5万人发展到战争结束时的120万军队,260万民兵。人民国防力量的壮大是中国国防巩固发展的标志和前提,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此,中国的国防走出低谷,翻开新页。
国防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与国际社会相协调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主动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国家协调,互相支持,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如争取苏联、美国、英国等国的支持,抓住国际上出现的对抗日战争有利时机等等。同时又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战场把百多万日本军牵制住,并给它以重大杀伤和损耗,这是对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以上两者相互促进,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特色。[47] 
10战争纪念编辑
纪念节日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而在2014年9月3日当天,中国将首次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七七”抗战纪念日(每年7月7日):为纪念国耻七七事变的发生而设立。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九一八”纪念日(每年9月18日):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48] 
纪念建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地——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1985年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立项,北京市承建,1987年7月7日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49] 
纪念活动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将根据惯例并参照各国作法,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包括举行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将出席。中方还将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出席。此外,这也是中国首次在10月1日国庆节以外的日子举行阅兵式。[50-52]   
| 诗词文学网| 中华诗词网| 中国诗词楹联协会 | 中华诗词学会 | 中国作家网| 省作协| 长沙老干诗词协会 | 党建网| 湖南省文化厅|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联| 中国新闻出版社| 新华网| 中国诗词协会| 老干部之家诗词协会| 四川作家网| 辽河诗词| 秦皇岛诗协| 无锡市诗协| 杭州老干诗协| 云南省老干部诗词协会| 云南省老干诗协 |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