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协会机构 > 国家新闻

汝城县扶贫工作4

时间:2017年02月07日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 【字体:
红军精神为汝城贫困人口送上脱贫致富的“新被子”
郴州新闻网10月28日讯(记者 陈晨)1934年11月上旬,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分别时,答应革命胜利后再来看她,并送她一床新棉被。

转眼时光过去82年,汝城县委、县政府牢记红军承诺,“十二五”期间,通过“五个一批”,帮助2.6万人脱贫。目前全县还有4.42万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0%。

汝城县扶贫办主任徐春雄介绍,今年以来,该县确定了实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计划筹措20.6亿元资金,为80个省、市、县贫困村,每个村投入1000万—15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费;投入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费,3亿元小额贷款资金;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为全县贫困人口送上一床脱贫致富厚实温暖的“新棉被”。

“80后”返乡创业者朱利红:“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汝城县鑫利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于2013年,应用纳米微波加工技术,生产干朝天椒、辣椒酱。2015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目前与全县农户签订朝天椒种植合同5万亩,接受151户贫困户委托帮扶小额贷款713万元,每季度按标准兑现利息。为了扩大生产,公司在汝城县经济开发区农产品科技园购地34亩,正在建设朝天椒精深加工生产线。

公司总经理朱利红,今年33岁,是该县马桥镇梓里村人,长期跟着家人在东莞市从事辣椒批发。2013年,她看到家乡人不懂朝天椒熏制加工技术,担心这样做会影响汝城朝天椒品牌,毅然回到家乡投资创业。

10月27日,她对记者坦言:“作为老区的孩子,我从小就听着红军长征的故事长大,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泉水镇:70户搬迁户住进了圩场

汝城县泉水镇,位于该县西南方向,是红一方面军过汝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一个家庭五代人为红军守墓的故事,就发生在该镇正水村。

今年9月,泉水镇把70户居住在大山丛中的贫困户统一搬迁到圩场,集中购置镇政府在圩场四周回购的商品房。搬进新房后开了一家童装店的谭玉萍夫妇告诉记者,她们的房子都是两层楼,一楼是门面,二楼作住房,有100多个平方米。政府整合了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补助三项资金,每户每人补助4.5万元购房款。她家5口人,自己只出了1.5万元就住进了新房。现在,像她这样在新房里开店的搬迁户,有22家。

泉水镇政府想得更细。10月份引进一家蔬菜种植公司,在镇区附近租地2000亩,种植红菜苔。公司每天需要劳动力100名左右,搬迁下来的山里群众天天有20多人在公司务工,每天工资60—80元。镇政府又与相邻1.5公里的汝城县经济开发区联系,帮助30名劳动力进厂务工。

欧灯林是从距镇政府22公里的正水村搬下来的,住进新居时他用一副对联表达了他的心情:“忆昨天遥居深山举步维艰,喜今日乔迁泉水奔向小康。”

据悉,今年汝城县正在建设延寿、集益等6个集中安置点,年内将搬迁400户1402人。

汝城县县委书记方南玲介绍,全县人民正在大力弘扬红军精神,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3月,全县14个乡(镇)全部设立扶贫工作站,每个站安排工作人员3名以上。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分制,扶贫工作占年终绩效考核总分值的30分。
| 诗词文学网| 中华诗词网| 中国诗词楹联协会 | 中华诗词学会 | 中国作家网| 省作协| 长沙老干诗词协会 | 党建网| 湖南省文化厅|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联| 中国新闻出版社| 新华网| 中国诗词协会| 老干部之家诗词协会| 四川作家网| 辽河诗词| 秦皇岛诗协| 无锡市诗协| 杭州老干诗协| 云南省老干部诗词协会| 云南省老干诗协 |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